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語出宋代歐陽修《朋黨論》。朋黨一詞,古人見而避之,歐陽修是唯一迎“朋黨”而上之人。慶歷年間,宋仁宗重用范仲淹等人進行改革,政敵以“朋黨”的罪名進行攻擊。作為范仲淹頭號粉絲的歐陽
路遙知馬力 日久見人心語出唐代王昌齡《寄歡州》。大意是,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,時間久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。他在詩中還說,“與君遠相知,不道云海深”。白居易也曾講,“試玉要燒三日滿,辨才須待
人生交契無老少 論交何必先同調語出唐代杜甫《徒步歸行》。意思是,人這一生中與他人交友何必在乎年齡的老少與身份的高低呢?交友貴在真心,不論老少,可得忘年之交;不求同調,可得忘形之友。作為大唐詩壇上兩
結交非賢良 誰免生愛憎語出唐代孟郊《寒江吟》。對古人而言,結交朋友,可以說是僅次于擇偶的人生大事,這在孟郊身上表現尤為突出。孟郊的詩作,有超過六分之一的作品為送別詩,足以說明他結交之廣泛。但孟郊所
欲知其人 視其朋友語出唐代馬總《意林·鄒子》。大意是,要想知道他的為人,就去看看他所交的朋友。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,整理關于交友的話題時,我們發現,不同歷史時期的古人對“欲知其人,視其朋友”都有談及
布衣之交不可忘語出唐代李延壽《南史·劉悛傳》。南朝齊武帝蕭賾,沒有當皇帝之前,和劉悛就很有交情,二人志趣相投,很是談得來,常常在劉悛家里暢談到深夜。后來蕭賾即位,還是常到劉悛家去,一同談笑玩樂。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