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須早為 豈能長少年語出唐代孟郊《勸學》。對于讀書學習,孟郊如此告誡后輩,去擊打石頭,石頭才會迸出火花;如果不去擊打,連一絲煙也冒不出來。從人生來講,幸福不會從天而降,只有努力異于常人,才能成就
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語出唐代顏真卿《勸學》。唐代名臣、一代書法大家顏真卿“少勤學業”,25歲就“舉進士,登甲科”,可以說是年輕有為了。為勉勵后輩珍惜時間、刻苦勤學,他作《勸學》一詩,詩中講
芳林新葉催陳葉 流水前波讓后波語出唐代劉禹錫《樂天見示傷微之、敦詩、晦叔三君子,皆有深分,因成是詩以寄》。劉禹錫說,春天欣欣向榮的樹林里,新葉催換了舊葉;奔騰不息的江河里,前面的波浪讓位給后面的波
青春虛度無所成 白首銜悲亦何及語出唐代權德輿《放歌行》。光陰似箭催人老,日月如梭趲少年。青年權德輿說,“夕陽不駐東流急,榮名貴在當年立。青春虛度無所成,白首銜悲亦何及。”落日不會停駐,流水不會停息,
及時當勉勵 歲月不待人語出東晉陶淵明《雜詩》。自古以來人們都在感嘆時間的寶貴。唐代王貞白講,“讀書不覺已春深,一寸光陰一寸金。”宋代陳著說,“花有重開日,人無再少年。”陶淵明感嘆“盛年不重來,一日
光陰可惜 譬諸逝水語出南北朝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。兩千多年前,孔子望著日夜奔流不息的河水,想到時光的流逝,人生的短暫,時間的金貴,感嘆道,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。”時間就像這河水一樣不停地流逝